
講述了一名非洲部落英雄的故事以及英國殖民者入侵前伊博族人的生活實況,被稱為非洲英語小說中的傑作,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刻畫了一個信奉傳統的英雄形象主人公奧貢喀沃是個很有毅力充滿智慧的人,終其一生致力于克服軟弱的父親在他心里下的陰影,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同鄉鄰里之間贏得了極高的聲望,一度被讀者奉為類似希臘悲劇中的失敗的英雄。文中充滿了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關懷,社會苦難、傳統的人文主義、社會凝聚力與作者出神入化的敘事技巧構成了珠聯璧合的極致。《瓦解》不但是阿契貝最著名的小說,也是非洲文學里最重要的作品。自出版以來,全球售出了1000萬冊,被譯成50種文字,讓阿契貝成為非洲文壇有史以來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作家。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登楊鎮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甯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甯二年(1069)提為參知政事,從熙甯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甯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于江甯(今江蘇省南京市)鍾山,諡文。